AI摘要

本文总结了xxxx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技术规范要求,包括系统功能、术语定义、业务需求背景、建设原则和目标、资源管理范围以及系统通用功能。系统旨在实现全专业网络资源管理,改善资源交叠管理状况,并逐步实现对网络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功能架构划分为四大功能域和系统基础维护功能域,涵盖资源应用、存量管理、数据共享服务和基础维护等方面。

通用网络资源综合管理系统技术规范要求总结

前言

本标准规定了xxxx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通用功能,涵盖系统基础维护、资源存量管理、资源基本应用功能和资源数据共享服务等,旨在指导该系统的建设和实施。本规范将根据综合网络资源的总体演进进行修改、完善和扩充,是xxxx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技术规范系列之一 。

一、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xxxx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通用功能,包括系统基础维护、资源存量管理、资源基本应用和资源数据共享服务等,供xxxx内部和厂商共同使用 。

二、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文档详细定义了系统相关的重要术语,包括但不限于:

  • 客户 (customer):获得或可能获得xxxx产品和服务的个人或组织 。
  • 产品 (product):xxxx销售给客户的原子级、销售上不可再分的单元 。
  • 资源 (resource):xxxx生产经营活动中涉及的具有价值的有形或无形物件,由xxxx管理、使用、维护 。
  • 通信资源:能提供或支撑通信或信息服务的,已投入运行和确定建设的网络元素的总和,可分为物理资源、逻辑资源、网络资源、IT资源等 。
  • 空间资源 (location):描述与网络运营相关的地域容器及逻辑区域,如局站、机房等 。
  • 物理资源 (physical):各种硬件设备或设施构成的有形资源,如网络设备、缆线等 。
  • 逻辑资源 (logical):除物理资源之外的无形通信资源和信息服务资源,如电路、拓扑连接关系等 。
  • 业务资源 (service):运营商通过物理资源、逻辑资源等提供的有偿特定通信功能 。
  • 资源生命周期:从资源设计到资源退网期间的周期 。
  • 资源存量管理:对可分配和调度的通信资源信息进行维护和管理,是基础管理作用 。
  • 资源配置:根据业务受理和开通需要,完成各种通信资源的关系配置 。
  • 资源调度:针对各类资源请求,完成方案设计、任务指派、联调测试、资源报竣等过程 。
  • 资源割接:调整、改变网络结构内部关系,重新配置通信资源的过程 。

三、 业务需求背景

目前xxxx的专业综合网管系统具备告警监控、性能分析等功能,但缺乏跨专业的综合性网络资源管理系统,无法有效支撑跨专业、跨网络的故障监控、性能分析和业务开通。因此,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建设综合资源管理系统,整合各专业网管功能,实现统一界面、接口,支撑跨专业管理和分析,提升效率 。

四、 总体建设原则和建设目标

1. 系统定位

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在xxxxOSS域目标系统架构中,旨在实现全专业网络资源管理,为业务能力提供基础,改善公共资源交叠管理状况,并逐步实现对网络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入网、运行维护到退网) 。

2. 总体目标

xxxx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简称“综合资管”)的目标是管理所辖通信网络的网络资源信息,实现网络资源的调度,并为其他应用管理系统提供有效的资源信息共享。它将建立跨专业、面向客户的资源模型,形成网络资源信息库,为服务开通和服务保障提供支撑,远期支持市场营销、客户服务和企业经营管理 。

3. 建设原则

综合资管系统建设遵循以下原则:

  • 综合化:支持多专业、跨专业网络资源的综合管理,以及多设备厂商、多种技术、多种业务网络的资源管理 。
  • 集中化:支持集中部署、分布应用,实现全网性应用和全网用户使用 。
  • 结构化:严格遵循系统结构化要求,硬件和软件结构符合xxxx的开放性要求 。
  • 标准化:采用标准化的技术体系和实现平台,支持扩展和升级 。
  • “两级三层”结构:建设总部和省级两级系统,管理一干、二干和本地网络三个层面的网络资源 。

4. 资源管理范围

本规范主要指导xxxx的综合网络资源管理系统建设,主要管理OSS域资源,包括:

  • 空间资源:如行政区划、局站、机房等 。
  • 物理资源:各种硬件设备或设施,如网络设备、连接设备、无线设备等 。
  • 逻辑资源:无形的通信资源和信息服务资源,如网络拓扑资源和网络服务资源 。
  • 业务资源:可提供给客户使用的服务,如产品目录、业务目录等 。

五、 系统通用功能

综合资源管理系统在功能架构上划分为四大功能域和系统基础维护功能域 :

  1. 资源应用功能域:内部应用,包括资源配置、割接、调度、预警分析、统计分析、客户专题视图、GIS应用、资源资产管理等 。
  2. 资源存量管理功能域:核心功能,实现资源数据基础维护,建立企业统一网络资源库,包括空间、物理、逻辑、业务、机历、拓扑管理 。
  3. 资源数据共享服务功能域:实现与外部系统的信息共享,提供数据支撑,包括服务开通、故障支撑、备品备件和资产管理类信息共享 。
  4. 系统基础维护功能域:包含系统运行的基本工具,如资源模型管理、资源命名管理、数据质量管理、批量数据导入导出、系统管理工具等 。

系统基础维护的详细功能:

  • 资源模型管理:支持空间、物理、逻辑、业务资源的建模、关联关系管理、全生命周期状态支持(规划、设计、工程、在网、维护、退网)、模板维护、用户自定义属性管理、模型创建、维护、拓扑图展现、导入/导出以及扩展能力 。
  • 资源命名管理:实现资源名称和编码的统一规范管理。包括命名规则接收(支持SOAP接口,与总部命名发布系统对接,解析XML格式规则)、命名生成(提供私有字典维护、规则扩展、新规则创建、自动/手动生成、命名向导)和名称/编码管理(作为维护人员标识和系统间数据交互唯一索引) 。
  • 数据质量管理:通过定制核查规则(一致性、完整性、规范性、异常)保障数据质量,支持即时判断和定期检查。提供数据核查规则定义(固定值、属性值比较、格式合法性、关系一致性、统计数据异常),核查结果处理(自动/手工纠正,日志/提醒查看),资源数据比对(与现网数据比对,生成差异报告,支持自动/人工更新),以及数据有效性报告 [cite: 9, 10]。
  • 批量数据导入导出:基于模板管理,支持大批量数据的新增、修改和导出。导入数据来源包括文件(TXT/XML/EXCEL)、旧系统迁移数据、OMC/NMS上传配置数据、人工录入和自动发现的实时资源数据。导出数据可按规范模板导出为TXT/XML/EXCEL格式文件 。
  • 系统管理工具:包括统一权限和安全认证管理、系统日志管理(系统、用户操作、用户登录日志)、系统备份管理、系统配置管理、软件版本管理、数据字典管理、用户视图管理、系统自管理和安全管理 。

六、 系统技术功能要求

  • 流程功能要求:支持基础的流程管理功能,包括环节库管理、流程配置管理、流程调度管理、流程时限管理、流程干预管理等 。
  • 软件设计要求:软件功能需经检验,具备不中断服务的功能升级能力,在增加新的关联规则时不中断服务。遵循易操作性、健壮性、实用性、高效性和安全性原则。要求模块化结构,保证安全可靠,具有容错能力。支持与各种主流关系型数据库连接(如Oracle、Sybase、Informix、DB2等).
  • 系统接口功能要求:未在摘要中详细说明 。
  • 可用性要求:未在摘要中详细说明 。
最后修改:2025 年 06 月 23 日
点赞的人是最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