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摘要
本文讨论了传输网络资源的最小颗粒度编排和组合,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灵活配置。
基于上述定义的传输网络资源的最小颗粒度信息,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端到端的传输网络产品配置方案。这个配置方案将结合物理资源、设备资源、机房资源、光纤和其他传输通道资源,按需求进行组合和编排,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交付方案。
以下是设计的过程和步骤,按照传输网络资源的最小颗粒度进行编排和组合。
1. 需求定义
首先,定义需求,明确最终产品的性能要求。假设该产品是一个 100G专线服务,需要以下功能:
- 物理链路:包括光纤资源和微波传输通道。
- 传输设备:光传输设备(如OTN、DWDM设备)和传输设备的接口。
- 机房和电力资源: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机房和电力供给。
- 性能保证:误码率(BER)、时延、带宽利用率等。
2. 资源组合编排方案
步骤 1: 光纤资源配置
- 目标:为100G专线服务配置光纤资源(例如通过DWDM或OTN技术)。
资源选择:
- 选择两条 单根光缆,并确定每根光缆的芯数和类型。
- 从每根光缆中分配多个 单芯光纤,确保每条光纤的带宽满足100G专线的要求。
- 根据需要选择 波长资源,如DWDM系统中,选择适合的光波长通道(比如1550.12nm波长的第32信道)。
资源大类 | 最小颗粒度资源 | 核心属性字段 | 示例值说明 | 资源唯一性 |
---|---|---|---|---|
光纤资源 | 单根光缆 | 光缆ID、光缆名称、光缆型号、总芯数、敷设方式、起点位置、终点位置、所属区域、产权归属 | GYTA-96B1.3 / 96芯 / 15.2km | 全局唯一光缆编号 |
单芯光纤 | 光纤ID、所属光缆ID、纤芯序号、光纤类型、当前状态、测试损耗(dB/km) | 纤芯#48 / G.652D / 0.22dB/km | 光缆ID+纤芯序号组合唯一 | |
波长资源 | 波长通道 | 通道ID、波长、可用性(%) | 1550.12nm / Channel 32 | 光纤ID+波长组合唯一 |
步骤 2: 传输设备配置
- 目标:配置合适的传输设备以支持100G专线。
资源选择:
- 光传输设备:选择一个 OTN设备,例如一个 OTU4 速率的设备,能够支持100G带宽。
- 配置多个 OTUk通道 来承载数据流。
设备大类 | 最小颗粒度资源 | 核心属性字段 | 示例值说明 | 资源唯一性 |
---|---|---|---|---|
OTN资源 | OTUk通道 | OTUk ID、速率、路由路径、当前状态、误码率(BER)、FEC增益 | OTU4-100G / BER=1E-12 / 路径: NE1→NE3→NE5 | 端到端路径+波长唯一 |
ODUk通道 | ODUk ID、类型、客户信号类型、映射方式、父OTUk ID、时隙号 | ODUflex-50G / 承载IPoE / 时隙#1-4 | 父OTUk ID+时隙范围唯一 |
步骤 3: 设备端口和接口配置
- 目标:配置设备的物理端口和逻辑端口。
资源选择:
- 配置多个 物理端口(如光端口),连接到网络设备上(如交换机或路由器)。
- 配置对应的 VLAN接口 用于承载客户数据。
端口/接口资源 | 最小颗粒度资源 | 核心属性字段 | 示例值说明 | 资源唯一性 |
---|---|---|---|---|
物理端口 | 设备物理接口 | 端口ID、所属设备ID、槽位号、板卡ID、端口号、接口类型、速率能力、协商模式、当前状态 | GE0/0/1 / 1G / 自协商 / UP | 设备ID+物理位置唯一 |
逻辑接口 | VLAN子接口 | 子接口ID、所属物理端口ID、VLAN ID、IP地址/Mask、MTU值、业务隔离策略 | GigabitEthernet0/0/1.100 / VLAN10 | 物理端口ID+VLAN ID唯一 |
步骤 4: 机房和电力资源配置
- 目标:保证所需设备的电力供应和空间。
资源选择:
- 机房空间:选择合适的 机架 来安装设备。
- 电源资源:为设备配置高压配电柜和UPS电源。
机房资源 | 最小颗粒度资源 | 核心属性字段 | 示例值说明 | 资源唯一性 |
---|---|---|---|---|
机房资源 | 单个物理机房 | 机房ID、机房名称、地理位置、建筑面积、层高、承重、抗震等级、归属站点ID | 北京亦庄核心机房 / 800m² / 承重1200kg | 全局唯一机房ID |
电力资源 | 高压配电柜 | 配电柜ID、所属机房ID、输入电压、输出回路数、总容量、产权单位 | 10kV进线 / 8回路 / 800kVA | 全局唯一配电柜ID |
步骤 5: 性能和状态监控配置
- 目标:配置性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控链路的健康状况。
资源选择:
- 光功率监控:实时监控接收光功率。
- 误码率监控:监控链路的误码率(BER)。
性能与状态资源 | 最小颗粒度资源 | 核心属性字段 | 示例值说明 | 数据来源 |
---|---|---|---|---|
光功率监控 | 光功率值 | 指标ID、所属端口ID、方向(收/发)、当前值(dBm)、时间戳、预警阈值(dBm) | Rx: -12.3dBm / 阈值: [-28,-3] | 光模块DDM |
误码率监控 | 误码率(BER) | 指标ID、通道ID、当前值、严重误码秒(SES)、背景误码门限 | OTU4-001: BER=3.2E-9 / SES=0 | OTN/SDH性能事件 |
3. 产品交付与配置
最终,所有资源配置通过一个调度引擎进行配置,并根据业务需求自动选择资源,生成 端到端配置方案。这个配置方案包括:
- 资源路径:光纤、OTN通道、设备端口的连接路径。
- 性能监控:实时监控每个资源的性能,并生成预警。
- 资源分配和调度:根据产品需求调度资源,确保网络性能和可靠性。
- 设备安装与交付:将设备、端口、VLAN等资源按配置要求进行物理和逻辑连接。
总结
通过上述步骤,我们结合了每一类资源的最小颗粒度信息定义,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端到端传输网络产品配置方案。此方案涵盖了从物理光纤、设备端口到性能监控的所有资源,并通过调度引擎自动化配置,确保服务的高效和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