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2.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4.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5.苦言葯也,甘言疾也。 6.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 《汉书 》 7.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9.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10.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11.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12.事不当时固争,防祸于未然。 《后汉书 》 13.难得而易失者,时也° 14.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15.千里之差,失自毫端。 16.有志者事竟成。 17.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1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19.廉约小心,克已奉公。 20.丈夫有志,穷当谷坚,老当谷壮。 21.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 22.精诚所加,金石所开。 23.不人虎穴,焉得虎子。 24.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 25.爱之则不觉其过,恶之则不觉其善。 《三国志 》 26.扬汤止沸,不如灭火去薪。 27.父母能生长我,不能觅我于死 28.动则三思,虑而后行。 29.不可以已所能而责人所不能C 30.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 31.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32.国之兴也,视民如赤子;其亡也,视民为草芥。 《晋书 》 33.义感君子,利动小人。 34.太刚则折,至察无徒。 35.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 36.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 《荣书 》 37.疾风知劲草,严霜识贞木。 《南竞书 》 38.不务先富民,而唯言谷国,岂有民贫于天下,而国富于上邪? 《梁书 》 39.不充诎于富贵,不遑遑于所欲。 40.溪壑可盈,志欲无满。 《魏书》 41.耕则问田奴,绢则问织婢。 《周书 》 42.学不精勤,不如不学。 43.士必从微而至著,功必积小以至大。 《南虫》 44.人生不得行胸怀,随寿百岁犹为天。 45.蝉躁林逾静,乌鸣山更幽· 《北虫 》 46.行生于已,名生于人。 47.审而后发,犹未为晚。 《隋书 》 48.时不可再,机不可失。 49.清其流者必竭其源,正其本者须端其末 《唐书 》 50.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51.馨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新唐书 》 52.不才者进,则有才之路塞。 《旧五代虫 》 53.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 《新五代虫 》 5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录虫 》 55.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 56.世之治乱,在赏当其功,罚当其罪,既无不治。 《金虫》 57.疑人勿使,使人勿疑。 58.教化之行,兴于学校。 《明虫 》 59.富贵一时,名节千古。 60.天生才甚难,不忍以微瑕弃也。 Loading... 《史记》 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2.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3.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4.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5.苦言葯也,甘言疾也。 6.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 《汉书 》 7.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9.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10.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11.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12.事不当时固争,防祸于未然。 《后汉书 》 13.难得而易失者,时也° 14.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15.千里之差,失自毫端。 16.有志者事竟成。 17.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1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19.廉约小心,克已奉公。 20.丈夫有志,穷当谷坚,老当谷壮。 21.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 22.精诚所加,金石所开。 23.不人虎穴,焉得虎子。 24.智者弃短取长,以致其功。 25.爱之则不觉其过,恶之则不觉其善。 《三国志 》 26.扬汤止沸,不如灭火去薪。 27.父母能生长我,不能觅我于死 28.动则三思,虑而后行。 29.不可以已所能而责人所不能C 30.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 31.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 32.国之兴也,视民如赤子;其亡也,视民为草芥。 《晋书 》 33.义感君子,利动小人。 34.太刚则折,至察无徒。 35.学者,不患才不及,而患志不立。 36.积善三年,知之者少;为恶一日,闻于天下。 《荣书 》 37.疾风知劲草,严霜识贞木。 《南竞书 》 38.不务先富民,而唯言谷国,岂有民贫于天下,而国富于上邪? 《梁书 》 39.不充诎于富贵,不遑遑于所欲。 40.溪壑可盈,志欲无满。 《魏书》 41.耕则问田奴,绢则问织婢。 《周书 》 42.学不精勤,不如不学。 43.士必从微而至著,功必积小以至大。 《南虫》 44.人生不得行胸怀,随寿百岁犹为天。 45.蝉躁林逾静,乌鸣山更幽· 《北虫 》 46.行生于已,名生于人。 47.审而后发,犹未为晚。 《隋书 》 48.时不可再,机不可失。 49.清其流者必竭其源,正其本者须端其末 《唐书 》 50.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51.馨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新唐书 》 52.不才者进,则有才之路塞。 《旧五代虫 》 53.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宁有种耶。 《新五代虫 》 5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录虫 》 55.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 56.世之治乱,在赏当其功,罚当其罪,既无不治。 《金虫》 57.疑人勿使,使人勿疑。 58.教化之行,兴于学校。 《明虫 》 59.富贵一时,名节千古。 60.天生才甚难,不忍以微瑕弃也。 最后修改:2024 年 08 月 14 日 © 允许规范转载 打赏 赞赏作者 支付宝微信 赞 支持就是力量